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明朝末年,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之后,朝中的臣子和皇帝一致认为,明朝之所以一直在不断衰弱,是因为宦官乱政造成的。因此他们联合起来铲除了阉党,扳倒了魏忠贤。然而朱由检自杀殉国之前说了一句"诸臣误我",他为什么却不说"宦官误我"呢?
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并不是一位无能的皇帝,然而他一生中做的最错误的一件事就是除掉魏忠贤。在阉党倒台之前,虽然魏忠贤恶贯满盈,但是东林党那些文官们也好不到哪去,他们也是腐烂到了骨子里面。
阉党和东林党之间两者一直争斗不断,但是争斗了几十年,一直也相安无事,然而魏忠贤一倒台,没过多久,明朝就灭亡了。这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。魏忠贤当权期间,明朝能镇压后金,国家得意苟延残喘,主要有两方面原因。
第一,魏忠贤倒台之前,阉党和东林党之间,虽然争斗不断,但是却形成了一中平衡,起到了相互制约的作用。两者互相牵制,可以使得皇帝在其中坐收渔翁之利。假如朱由检懂得这个道理,利用两者相互平衡,也不会落到最后自杀殉国的下场。
魏忠贤死后,导致东林党一家独大,朝廷因此更加腐败。所以才落到最后,打仗的时候朝廷发不出军饷,甚至武将很多人都投降了清军。
魏忠贤虽然是太监出身,也没什么文化,但是他颇有头脑,也懂得用人之道。虽然阉党与东林党斗争不断,却很好地压制住了东林党,使他们不敢任意妄为。魏忠贤死后,崇祯皇帝却只能依靠东林党的那一群书呆子。在国家危难的时候,这些书呆子昏招百出,只能瞎指挥。
第二,魏忠贤成精颁布了一条政策,那就是在江南征收工商税。他的这一做法,虽然是为了中饱私囊,但是我们都知道,江南商人是非常有钱的,那么多的钱魏忠贤自己根本就吞不下。大部分银子还是充入了国库。因此在魏忠贤在位期间,前线的军饷从来没有短缺过。
然而魏忠贤死后,崇祯皇帝却在东林党的建议下将工商税取消。从此之后,国库空虚。而且此消彼长,取消了工商税就要加重农民的赋税,而这些赋税大部分都到了东林党手中。因此明朝末年,才会有众多的农民起义。同时,军队也发不出军饷,没钱打仗,但是那些东林党的官员们却转了个钵满盆满。
直到崇祯十七年,李自成兵临城下的时候,崇祯皇帝才恍然大悟,明白了这个道理,于是命令司礼太监曹化淳将魏忠贤的尸体下葬。在崇祯皇帝万念俱灰的时候,曹化淳曾经对崇祯皇帝说"忠贤若在,时事必不如此!"。对此崇祯皇帝听后也沉默了下来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3 华夏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